为大连人炸最健康的油条
在中山区桃源早市内的一个早餐点儿,“国标新概念油条”的招牌,让人联想起2012年11月红遍全国的成都“油条哥”李刚,他研制无铝“国标油条”的执着故事当时感动了无数中国人。而比这块招牌更吸引眼球的,是摊主公示给食客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,这份报告出自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,报告显示“国标新概念油条” 铝残留量为8.61mg/kg,不到国家标准“≤100mg/kg”的10%。
赴川拜师,为大连人炸无铝油条
炸“国标新概念油条”的人,名叫张传生,炸油条之前一直靠打工为生。昨天早上,记者来到张传生的早餐点儿,穿着白色厨师装的他,正站在擦得铮亮的不锈钢油锅前炸油条。“吃油条?里面请!尝尝杂粮油条,不加明矾的。”张传生招呼起客人来显得有些腼腆,但还是有很多食客慕名而来。“找了好长时间,终于找着了。”一对夫妻一落座就跟张传生寒暄起来:“换地方了也不告诉我们一声,害得我们满哪找你。”记者了解到,张传生之前在八一路卖无铝油条,这对夫妻就是那里的老食客。
张传生的“国标新概念油条”是有来历的,张传生告诉记者,李刚炸无铝油条的故事激发了他为大连人炸无铝油条的勇气。今年4月,他揣着一张进川的火车票跑去拜李刚为师。因为事先没做任何准备,甚至连电话都没打,拜师的张传生吃了“闭门羹”。“我软磨硬泡了好几天,师傅才收我为徒。后来他告诉我,他是被我说的一句话打动了。” 张传生告诉记者,打动李刚的话是“我要把国标油条带到大连,把油条做好,让更多的人吃到健康油条。”
炸杂粮油条一点儿明矾不用
记者了解到,张传生不是李刚收的第一个徒弟,但却是第一个出徒的徒弟。回到大连后,他自己在家研究了一段时间,用白面加荞麦面、玉米面、糯米面、豆粉、鸡蛋炸油条,一点儿明矾也不用,照样炸出了膨胀效果的油条。
他把自己炸出来的油条拿到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,报告结果是铝残留量为8.61mg/kg,也就是说1公斤油条里铝残留量仅为8.61毫克,而国家标准是≤100mg/kg。拿到报告结果后,张传生觉得自己可以给大连人做健康无铝油条了,5月初,他的“国标新概念油条”面世了。
“我和师傅的共同理想,就是让油条中的铝残留量变为零,让油条变得更健康。” 张传生告诉记者,之所以把师傅的“国标油条”加入“新概念”三个字,就是出于想让油条变得更健康的追求。
一位老食客对记者说:“别看他家的油条看起来个头小,吃起来也不脆,但是味道好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他家炸油条的油每天都换新的,大伙很看重这一点。”记者了解到,张传生炸油条,的确是每天一锅油。“一天用4桶油,正好40斤。”记者在现场看到,他用的油都是桶装油,生产厂家是九三集团大连大豆科技有限公司,地址在开发区北良港内。
用料这么精,张传生的油条卖多少钱呢?记者了解到,是每斤7元,一根油条合不上1元钱,跟普通的明矾油条差不多一个价。“成本能比明矾油条高一倍吧。”张传生告诉记者,但是他还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吃到健康油条,“价格的事以后可以跟食客们商量。”而记者在现场采访食客时,得到的是这样的回答:“油条能贵到哪去?关键是要吃健康油条、安全油条、诚信油条。”